
AI歌手Yuri背后操盘手赵汗青:AI时代,“稀缺的好内容”只会变得更值钱
AI歌手Yuri背后操盘手赵汗青:AI时代,“稀缺的好内容”只会变得更值钱今年上半年,“AI歌手Yuri(尤栗)”火爆出圈,到现在全网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成为AIGC内容创作界的一匹黑马。这位“虚拟偶像”背后的操盘手,是汗青工作室旗下AI.TALK品牌的创始人、知名内容创作者赵汗青。
今年上半年,“AI歌手Yuri(尤栗)”火爆出圈,到现在全网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成为AIGC内容创作界的一匹黑马。这位“虚拟偶像”背后的操盘手,是汗青工作室旗下AI.TALK品牌的创始人、知名内容创作者赵汗青。
对于任何书面文件,比如此刻你正阅读的这篇文章,追问它出自谁手,似乎理所当然。为此,你可能会八卦一番作者履历,了解作者的一些背景,因作者身份能助你辨认他所写内容的权威性。譬如,对于此文,如果我的履历显示我任职于美国的一所大学的传播学教授,你可能会据此认定我谈论大语言模型相关的颠覆性事件是恰如其分的,甚至因此信任我的观点。毕竟,你已确认了“作者”的身份并发现他在此领域颇有建树。
在AI时代,掌握编程语言成了科研人的「第二外语」?近日,WAIC 2025上,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复旦大学、无限光年联合发布「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让科学家轻松构建AI模型、发起实验、调度算力,真正成为探索的主角。
在硅谷最新一波 AI 创业热潮中,有一家公司的成就让我彻底震惊。Swan AI 创下了几乎所有创业常识都认为不可能的记录:仅用 3 位创始人,没有任何员工,在短短 9 周时间内从零客户、零收入,飙升至 80 个付费客户和接近 100 万美元的年化收入。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实现这一切没有筹集大量资金,没有雇佣一个销售人员,没有投放一美元广告,甚至没有建立客户支持团队。
AI音乐人如Aventhis在Spotify等平台走红,由Suno等AI工具生成,引发版权归属模糊、收入被分流及平台默许传播争议。规则滞后于技术,Deezer等开始限制以保护人类创作者,但真假边界模糊威胁音乐产业生态。
AI也要氛围阅读,Karpathy提出PDF论文已不适合AI时代,呼吁以Git、Markdown等结构化格式重塑科研写作。他认为未来99%的注意力将来自AI,科研成果应为AI优化。
我们在做App选品时,经常会发现:那些拿奖的、爆火的、上热搜的产品,并不一定挣得到钱。 反而是一些你压根没听说过的工具类、功能型App,悄无声息吸金百万。 所以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看到热度,而是你有没有能力找到那批“别人看不上,你刚好能搞定”的项目。尤其是在AI时代,这个“搞定”的含义,已经彻底变了。
StudyX于2022年注册于美国,我们Day 1就面向全球市场、专注于知识学习与应用这一垂直细分场景。
在AI席卷下,CS专业不再是稳定职业保障。Y Combinator的圆桌探讨揭示,面对颠倒的时代,无论大学生还是在职者,都需思考:在AI时代,什么能力最重要,以及如何选择?
美国教师联盟与美国教师联合会、微软、OpenAI和Anthropic合作,耗资2300万美元成立“国家人工智能教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