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 AI 的 iPhone 17 卖爆了,前苹果员工做的 AI 明星产品又死一个
不讲 AI 的 iPhone 17 卖爆了,前苹果员工做的 AI 明星产品又死一个前几天的 苹果发布会,算是近年来最名副其实的「科技春晚」了,尤其是 iPhone 17 和 iPhone Air 相当令人期待——当然了,没有 AI。 即使不强调 AI 卖点,这次的新品依然获得了显著
前几天的 苹果发布会,算是近年来最名副其实的「科技春晚」了,尤其是 iPhone 17 和 iPhone Air 相当令人期待——当然了,没有 AI。 即使不强调 AI 卖点,这次的新品依然获得了显著
大模型爆发以来,围绕AI陪伴、AI教育、AI玩具等领域的创业一茬接一茬。但对于什么是合适的硬件形态、交互模态,市场还未有一个PMF的成功样板。
2023年,AI浪潮席卷全球,无数创业者开始了一场寻找“下一代硬件”的竞赛。
7 月 29 日,一款 AI 智能耳机 Natura AI 在 Kickstarter 上发起众筹,目标金额 5 万美元,现已获得 815 人支持,共筹得了 12 万多美元。
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AI陪伴类产品,跟我们看过的很多通用的偏情感类的AI陪伴类产品不一样的是,它只聚焦在一个领域。
大多数 AI 工具都在拼“能做多少”:生成多少文案、提高多少效率、节省多少时间。 有一个产品,反着来 —— 什么都不做,只听你说话。
AI对话技术最初用于年轻人整蛊父母的声音克隆,但老年人主动用作“情感拐杖”缓解孤独,带来安全倾诉环境。心理咨询师警告AI可能导致即时反馈成瘾、替代真实关系,削弱现实冲突应对力,类似《her》电影困境;AI谄媚性模糊是非,影响判断力。技术初衷高效连接需求,却简化人际复杂本质。
靠AI陪伴,一个诞生才半年的APP就获得了3000万美元(约2.15亿人民币)融资?
阿梁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把内心深处的挣扎,倾诉给“AI”。
AI陪伴,从软件到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