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供稿|GPT-4 与国产模型,大!横!评!
社区供稿|GPT-4 与国产模型,大!横!评!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周刚刚公布的测评榜单上,GPT-4依旧独领风骚,排名第一,不过国产阵营已经大踏步追了上来,差距逐步缩小。
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周刚刚公布的测评榜单上,GPT-4依旧独领风骚,排名第一,不过国产阵营已经大踏步追了上来,差距逐步缩小。
一生要强的国产AI,疯狂追赶ChatGPT。一整年过去,觉醒与狂飙、躁动与退场在时刻上演。这股由ChatGPT掀起的国内大模型创业潮已经走过了一个周期:从刚开始的爆火,到中期的冷淡,再到如今突破瓶颈逐渐落地。
MoE(混合专家)作为当下最顶尖、最前沿的大模型技术方向,MoE能在不增加推理成本的前提下,为大模型带来性能激增。比如,在MoE的加持之下,GPT-4带来的用户体验较之GPT-3.5有着革命性的飞升。
阿里大模型,再次开源大放送——发布Qwen1.5版本,直接放出六种尺寸。
成功从过去的经验中提取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未来的挑战,这是人类进化之路上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AI 智能体是否也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呢?
赶在春节前,通义千问大模型(Qwen)的 1.5 版上线了。今天上午,新版本的消息引发了 AI 社区关注。
「我向一位女生求婚,ChatGPT 已经和她交流了一年。为了走到这一步,AI 已经尝试了和 5239 名女生进行过沟通……」
最近,复旦、俄亥俄州立大学、Meta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GPT-4 Agent规划旅行只有0.6%成功率!离在人类复杂环境中做出规划,智能体还任重道远。
Transformer的固定尺寸上下文使得GPT模型无法生成任意长的文本。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RECURRENTGPT,一个基于语言的模拟RNN中的递归机制。
如何找到智能时代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