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复现诺奖研究,人类又压力山大了?
AI复现诺奖研究,人类又压力山大了?这个由 GPT-4 驱动的“AI 实验室伙伴”名为 Coscientist,由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和 Emerald Cloud Lab 的研究团队共同提出,刚刚登上了权威科学期刊 Nature。
这个由 GPT-4 驱动的“AI 实验室伙伴”名为 Coscientist,由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和 Emerald Cloud Lab 的研究团队共同提出,刚刚登上了权威科学期刊 Nature。
从 ChatGPT 最初发布算起,虽然大模型的热潮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但大部分时间依然停留在学术前沿和技术创新层面,深入具体场景实现产业价值的案例并不多见。
谷歌的 Gemini 到底几斤几两?和 OpenAI 的 GPT 模型相比表现如何?CMU 这篇论文测明白了。
2023这个大模型爆发的元年即将过去,展望未来,比尔盖茨,李飞飞,吴恩达等人对2024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预测。
OpenAI发布新公告:董事会现在有权否决奥特曼的决定。
全新代码大模型Magicoder,不到7B参数,就能在代码生成领域与顶级代码模型不相上下。
12 月 16 日-17 日,由极客公园主办、751 联合主办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4」(GeekPark Innovation Festival,以下简称「IF」),在北京 751 园区·传导空间成功举办。这也是 IF 大会时隔两年后再次回到北京举办。
AI大模型的答案,不是只有ChatGPT。被ChatGPT压制了一整年的谷歌,终于在AI大模型领域亮出了大招,推出了AI模型Gemini,6分钟的演示视频直接刷爆全球互联网。
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LLM)集中爆发,让各界都看到人工智能全新的可能性。但期冀总是与担忧并存,随着大模型在各领域的应用深化,已经沉寂许久的“AI威胁论”又开始甚嚣尘上。在漫长的技术史中,技术恐惧如同摆脱不了的阴影,总是与技术发展随行。
NeurIPS收录的一项新研究,让大模型也学会“读心术”了!通过学习脑电波数据,模型成功地把受试者的脑电图信号翻译成了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