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AlphaFold 2还强,AI生物医药创企获6000万融资,打造「生物学GPT」
比AlphaFold 2还强,AI生物医药创企获6000万融资,打造「生物学GPT」诺奖都认可的AI蛋白质预测赛道,再添新玩家
诺奖都认可的AI蛋白质预测赛道,再添新玩家
「多智能体系统」是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流行词之一,也是开源框架 MetaGPT 、 Autogen 等研究的焦点。 但是,多智能体系统就一定是完美的吗 近日,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副教授 Graham Neubig 在文章《Don't Sleep on Single-agent Systems》中强调了单智能体系统也不可忽视。
就在刚刚,又一位元老级人物官宣离职OpenAI了。 o1推理模型贡献者之一Luke Metz发文称,「我即将离开OpenAI,结束这段超过两年的奇妙旅程」。
继首台DGX H200之后,OpenAI再次收到了英伟达的首批工程版DGX B200。外媒爆料称,由于微软提供算力不足,OpenAI正与甲骨文开始谈判了。
ChatGPT 推出以后,AI 硬件就成为了热门赛道。 AI Pin、Rabbit R1、以及 Meta 的雷朋眼镜,还有豆包即将推出的智能耳机,有成功的,也有不少失败的。
随着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如 GPT、Claude 等,LLM 通过预训练海量的文本数据展现了惊人的语言生成能力。然而,即便如此,LLM 仍然存在生成不当或偏离预期的结果。这种现象在推理过程中尤为突出,常常导致不准确、不符合语境或不合伦理的回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提出了一系列对齐(Alignment)技术,旨在优化模型的输出,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期望。
之前还是一个小透明,现在立马变成下一个 ChatGPT。它是谷歌目前最成功的 AIGC 产品。
本期AGI路线图中关键节点:DiT架构、Stable Diffusion 3.0、Flux.1、ControlNet、1024×1024分辨率、医学影像、英伟达Eagle模型、谷歌Med-Gemini系列模型、GPT-4o端到端、Meta Transfusion模型。
当备受期待的GPT-5历经数次跳票,OpenAI全新发布的o1模型及时挽回了行业的信心,并从此为大模型领域开启了一个新的竞技方向——当推理模型大行其道时,行业如何从Infra层面着手降低推理阶段的算力成本?
AI努力两年半,这个国庆成没成旅游『好帮手』? 今年的国庆假期,忙的不只是人,还有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