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花300块组装的电脑,成功跑通了本地大模型
我花300块组装的电脑,成功跑通了本地大模型如果说2023年是大家公认的AI元年,那么2024年很可能就是AI大模型普及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大量的AI大模型、大量的AI应用问世,Meta、Google等厂商也开始面向民众推出自己的在线/本地大模型,似乎“AI人工智能”瞬间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就这么突然来到了人们身边。
如果说2023年是大家公认的AI元年,那么2024年很可能就是AI大模型普及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大量的AI大模型、大量的AI应用问世,Meta、Google等厂商也开始面向民众推出自己的在线/本地大模型,似乎“AI人工智能”瞬间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就这么突然来到了人们身边。
这次,谷歌要凭「量」打败其他竞争对手。 当地时间本周二,谷歌在 Google’s Cloud Next 2024 上发布了一系列 AI 相关的模型更新和产品,包括 Gemini 1.5 Pro 首次提供了本地音频(语音)理解功能、代码生成新模型 CodeGemma、首款自研 Arm 处理器 Axion 等等。
上个月,彭博社消息称苹果正在与 Google 进行谈判,希望将 Gemini 集成的 iPhone 当中,为 iPhone 的软件提供 AI 相关的新功能。把新系统的核心功能“外包”给第三方,这种做法非常不苹果。
2022 年底,随着 ChatGPT 的爆火,人类正式进入了大模型时代。然而,训练大模型需要的时空消耗依然居高不下,给大模型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面对这一挑战,原先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流行的 LoRA 技术成功转型大模型 [1][2],带来了接近 2 倍的时间加速和理论最高 8 倍的空间压缩,将微调技术带进千家万户。
攀登 Scaling Law,打造万亿参数大模型,前微软 NLP 大牛姜大昕披露创业路线图。
没有谁能一直称王,但加上前缀谁都有称王的机会。AI 文生图,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在这片群雄割据的红海,头部被 Midjourney、DALL·E、Stable Diffusion 等占据,其余还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并不多。然而,仍有黑马杀出:Ideogram,前 Google 工程师创立,硅谷 AI 大神投资,去年 8 月面世,2 月底发布了最新的模型。
一个月前(2月15日),Sora和 Gemini 1.5 同时推出,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了,Google 被冠以 AI 界汪峰的名头。人们纷纷震惊于 Sora 的强大,讨论 Sora 是不是世界模型。而 Gemini 1.5 的第一个模型 Gemini 1.5 Pro 在发布后没多久就逐渐无人问津了。
在过去的 15 个月里,NVIDA 股票翻了3倍,Google 上 AI 相关的搜索热度也翻了 3倍,ProductHunt 上有近 2000 个 AI 产品发布,ChatGPT 用户则逼近 2亿。
2022 年,谷歌高级研究科学家 Eric Jang 离开 Google Robotics,以副总裁的身份加入 1X Technologies 负责 AI 工作。2023 年 3 月,1X 获得了一轮由 OpenAI 创业基金领投的 2350 万美元融资,成为了 OpenAI 投资的第一家硬件公司。事实上,双方早在 2022 年就已经展开了合作,当时双方决定共同为机器人开发 AI 模型。
Google 几乎每次发布 AI 产品都会出点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