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节Seedream 4.0将全量开放!抢先评测来了,我们摸索出AI生图一大波「邪修」玩法
字节Seedream 4.0将全量开放!抢先评测来了,我们摸索出AI生图一大波「邪修」玩法打开多模态自由创作的大门。
打开多模态自由创作的大门。
在大模型的竞赛中,参数规模往往被视为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但近期,Liquid AI 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案例:一个仅有 3.5 亿参数的模型,经过微调后,竟能在中短上下文的实时日语英语翻译任务上,与 GPT-4o 竞争。
你能想象吗?一段 25 年前的 Linux 内核驱动,在现代系统上几乎不可能运行——但一位工程师用了两个晚上借助 AI 助手 Claude Code,让它重获新生。这个驱动曾经服务于老旧磁带设备,如今经过现代化改造,不仅可以在最新 Linux 上编译,还能与真实硬件顺利通信。可谓 AI 立大功!
OpenAI最近向股东们做了汇报,豪言将在未来五年烧1150亿美元,主要用于将自建的数据中心。与此同时,OpenAI也预测2030年营收将达到2000亿美元。OpenAI的信心因何如此充足?
英伟达也做深度研究智能体了。
9月4日,Decoding Bio发布《Projections at the Frontier: Snapshot 2025》,这份长达97页的报告,描绘了生物技术在未来五年的发展图景。
AI 数据行业,总有新人出头。
自从 Claude code 上线 sub-agents 后,我一直对其抱很大的期待,每次做 case 都会搭建一支“AI coding 梦之队”。想象中,它们会在主 agent的协调下火力全开, 完成我超级复杂的需求。
9 月 7 日,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先进芯片制造设备的重要供应商 ASML 将成为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Mistral AI 的最大股东,此举旨在加强欧洲的科技主权。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公司高层突然宣布"我们现在是AI优先的公司",然后看着你说"去组建一个AI团队吧",但预算和人员编制却纹丝不动?如果你点头了,那你绝对不是一个人。从Shopify到Duolingo,再到Zapier,似乎每家科技公司都在宣布自己转型为"AI优先",仿佛这是一张通往未来的船票。但现实往往更加残酷:你被赋予了AI转型的重任,却没有额外的资源去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