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供稿|GPT-4 与国产模型,大!横!评!
社区供稿|GPT-4 与国产模型,大!横!评!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周刚刚公布的测评榜单上,GPT-4依旧独领风骚,排名第一,不过国产阵营已经大踏步追了上来,差距逐步缩小。
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周刚刚公布的测评榜单上,GPT-4依旧独领风骚,排名第一,不过国产阵营已经大踏步追了上来,差距逐步缩小。
一生要强的国产AI,疯狂追赶ChatGPT。一整年过去,觉醒与狂飙、躁动与退场在时刻上演。这股由ChatGPT掀起的国内大模型创业潮已经走过了一个周期:从刚开始的爆火,到中期的冷淡,再到如今突破瓶颈逐渐落地。
今年过年,人工智能注定比人工更热闹。腊月进入尾声,通义千问、智谱清言、文心一言等数款AI应用都上架了大量春节主题功能,具体类型包括不限于: 复”这一问题的拜年祝福生成器;
星火语音大模型诞生的意义,不仅仅是成为更高效和智能的生产力,科大讯飞的判断是,语音交互,能加速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中国现在有数以百计的通用大模型,其中的90%没多大用处,也发展不起来,只会加剧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应该被淘汰。”1月18日,在“北京CGT新势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翊博生物首席科学家陈润生向经济观察网谈及他对国产大模型的看法。
不止AI公司在备案,现在已经覆盖到更多垂直行业和场景。
1月17日,新一代大语言模型书⽣·浦语2.0(InternLM2)正式发布并开源。2种参数规格、3种模型版本,共计6个模型,全部免费可商用。
新一代国产开源大语言模型来了!200K超长上下文「完美」支持,20B版本综合性能全面领先。
国产大模型玩家智谱AI,交出最新成绩单——发布全自研第四代基座大模型GLM-4,且所有更新迭代的能力全量上线。
ChatGPT-3.5 发布于 2023 年 3 月 1 日,短短一年内,AI 已经变成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关注的话题,并且涌现了不少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