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AI 行业的朋友都知道,今年上半年 MCP 火得离谱。现在热度稍微降了一些,但已经有一些产品靠 MCP 开始赚钱了。
这篇就聊一个和 MCP 相关的 AI Web 产品 👉 rube.app。有没有朋友也在关注这个小场景?
它的增长势头刚起步,上线不到一个月,8 月的月访问量就超过 10K 了。
借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rube.app 满足了什么需求?它是怎么增长的?这些做法对我们有没有参考价值?
那 rube.app 到底帮用户做什么?解决的是什么需求?
官方的介绍是,Rube 是一个通用 MCP 服务器,可以把 Claude Code、Cursor、VS Code 里的 AI 聊天直接连到 500+ MCP 服务。用户用自然语言就能发邮件、建任务、拉数据等等。
直白点说,接入 rube.app 后,你不只是让大模型提建议,而是能让它动手去做。Rube 会自动选工具、用合适的权限,帮你把事办了。
传统的 AI 更多是在对话里给方案和步骤;接入 rube.app 之后,可以把说目标给步骤变成说目标直接执行。这就是它的核心定位和要解决的痛点。
我自己体验下来,rube.app 的完成度挺高的,确实省了不少来回操作。我猜这种 AI + 执行 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最近 rube.app 的增长很猛,它怎么快速拿到第一批用户的?
做产品之前,团队在 YouTube 上持续发了半年多的 MCP 教程,把基本盘先铺好。
产品上线后,在 Product Hunt 打了一波首日口碑。在开发者和 AI 工具圈拿到第一拨高质量点击与收藏,也给后面的媒体曝光做了铺垫。
同时,他们在一些 MCP 垂直社区迅速占位入口。在 Claude MCP、MCP Market 这些高意向场景里,保证搜得到、看得见、点得进。
产品本身也尽量克制,没有花哨页面,把复杂卖点收敛成一句话「让 AI 真正把事情做了」。信息密度高、记忆点清晰,用户更愿意转发。
除此之外,还有一招更狠,直接开源。天然会带来一部分自来水传播,开发者更愿意试、也更愿意提建议。
rube.app 的增长方法,普通人能学吗?
我自己的总结是,做一个看得懂、演示得了、立刻能试的小功能链路。复杂留在产品里,简单留给用户。
先锚定一条具体的小链路,越具体越好。比如:客户邮件 → 生成一条 CRM 记录 → 回一封确认邮件。就抠这条线,把结果打磨到看了就想试。
做一个 30 到 60 秒的演示视频,让人一眼看到结果。看见结果,才有转发和注册。像 rube.app 一样,给新用户准备一点免费额度,降低第一次尝试的门槛。
上线后,把内容同步到 Twitter、LinkedIn 和垂直社区。目标用户在哪儿就去哪儿发,优先 MCP 相关的垂直社区,进来的用户更精准。
流量进来之后,盯四个数据,注册率、使用率、留存率、转化率。哪个薄弱,就重点修哪个。
总之,用演示拉开认知,用免费降门槛,用垂直入口集中分发。盯住一条人人能看懂、能复现的小链路,普通人也能跑出第一波增长。
文章来自于“谭铁铁”,作者“谭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