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人工智能 GPT4 伦理 生成式 医疗 监管 安全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强化学习 模型 算法 应用 开发 研究 工具 平台 框架 数据集 训练 部署 安全 合规 培训 投资 LLM,llm AI,ai,Ai 大模型 大语言模型 制图 生图 绘图 文生图 文生视频 生成式AI AGI 世界模型 sora chatGPT,chatgpt,ChatGpt claude openai Llama deepseek midjourney 红熊猫模型 Red panda,panda Stable Diffusion,StableDiffusion,stable DALL- E 3 DALL E DALL Flux,flux 扩散模型 混元大模型 文心一言 通义千问 可灵 Pika PixelDance 豆包 月之暗面 零一万物 阶跃星辰 搜索增强 MiniMax Talkie Agent prompt fastai LangChain TTS 微调 提示词 知识库 智能体
# 热门搜索 #
搜索
谁说搞AI的公司都亏麻了?
7837点击    2024-08-29 09:43

美图赚钱了


“大模型呼唤应用的出现。”


2024年再谈AI,无论是科学家、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几乎都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有投资人表示,大模型的商业机会在垂直应用市场;也有CEO直言,没有应用,光有基础模型,不管是开源还是闭源都一文不值。


大模型需要落地,因为只有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做出被用户认可的产品,并通过商业化反哺技术,才能证明AI的价值。然而,怎样的玩家能在当下的AI浪潮中赚到钱?AI变现的商业化路径如何跑通?率先盈利的公司能给行业带来哪些启示,更长远来看又会面临多少挑战?


刚刚发布财报的美图公司,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解法。


行业陷入AI变现焦虑,也有公司持续盈利


AI落地的焦虑,在2024年更加具象化。


行业一度很期待7月初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是国产大模型狂奔一年后的最佳较量场。但事实似乎有些让人失望,包括互联网大厂和新晋独角兽在内的各大厂商,几乎都把AI应用落在生产和社交两大领域,前者多集中于搜索、问答、文本创作等功能,后者通过角色扮演充当智能助手。


“大家都想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但场景和产品没有差异化,很难吸引和留住用户。”有投资人坦言。


下半年,这种自证的迫切更加明显,背负着市场关注与期待的创始人纷纷走向台前,甚至不得不花费高额的成本进行营销投放,以获取流量变现。


当Sora引爆文生视频大模型,在更高的技术壁垒下,ToC产品更是直接带着赚钱的任务诞生。快手“可灵”和字节跳动的“即梦AI”,不约而同地开启了会员付费模式。



OpenAI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发布的视频画面 图源:OpenAI


也有AI企业把赚钱的触角伸向B端,但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应用之间,始终难以弥合。也因此,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互联网大厂的大模型助推智能云等业务增长,B端打法收效颇微。


更多的AI公司依然困于C端的商业化。初创独角兽们靠融资接力抵抗“烧钱”的焦虑,互联网大厂也鲜少尝到靠大模型赚钱的甜头,甚至有公司因为大模型的投入,严重拖累盈利能力。


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激烈的技术竞争和迫切的商业化愿景,行业需要真正得到市场验证的AI应用出现。换句话说,大家都想看看,什么样的产品能靠AI赚到钱。抱着这样的视角去看最近密集发布的中期业绩,一份“小而美”的成绩单,格外引人注目。


这份AI含金量颇高的财报,来自美图。半年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28.6%;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80.3%——毫无疑问,美图赚钱了,关键问题是,是不是靠AI赚的?


从美图的收入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影像与设计产品、广告、美业解决方案三个部分,其中57.4%来自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也就是大众熟知的美图秀秀、美颜相机以及生产力工具如美图设计室、开拍等产品,这类业务以付费订阅为主。财报显示,超1081万的付费订阅用户带来了9.3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4.5%。美图把业绩增长归因于生成式AI提升了产品力,带来付费订阅用户渗透率的快速上升和付费订阅收入的大幅增长。


另一个可以验证其业绩里AI含金量的,是研发投入。2023年6月,美图发布了自研的美图奇想大模型,全面应用于旗下影像与设计产品,目前升级至V5版本。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美图研发投入4.3亿元,同比增长44.5%,占总收入的26.2%。在市面上的AI厂商里,这个占比并不算低。


说美图“尝到了AI的甜头”已经不准确了,事实是,它几乎摸透了如何在发展AI的框架内来制定战略、定位产品和提高营收。


在2022年的业绩报告里,美图就提到了AI应用带动VIP会员数增至560万,订阅业务收入7.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到了2023年,美图更加明确地把业绩增长归因于AI的推动,实现总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233.2%。


到被称为“大模型落地元年”的2024年,美图的再次盈利,也将引发更多关注。


掘金AI,美图是怎么赚到钱的


付费订阅、付费增值,是市面上C端AI产品普遍采取的商业模式,但AI原生应用里,能够上来就让人愿意付费的很少。一方面,目前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场景并不具备刚需属性,市场需求尚未得到验证,还处于“创造需求”的阶段;另一方面,同类型产品多,可替代性强,核心竞争力和应用壁垒尚未建立。


但研究美图的产品会发现,他们采用了两个思路:第一,把AI的基因植入已经得到市场验证的需求或产品,精准触达用户,激发付费意愿。


这样的策略在AI时代是说得通的。这家靠“美”起家的公司,手握“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超级爆款应用。比如图片美化赛道行业第一的“美图秀秀”,就是一个天然的流量入口,能够最直接地让用户去体验AI功能和产品,并且收获AI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海量用户反馈。



a16z发布的《Top 100 消费级生成式 AI 应用》榜单上,美图秀秀排名第九,是唯一进入前十的中国产品 图源:a16z


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老产品凭借AI不断实现功能迭代,比如AI写真、AI消除、AI绘画、AI扩图等一系列AI功能,也能快速跟进粘土滤镜热门AI玩法。这类生活场景应用,为美图带来收入的同时,也在帮助美图的月活跃用户数据持续增长。据美图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生活场景的月活达到2.39亿,同比增长2.1%。


第二,美图凭借对真实用户需求的挖掘,正在进行新产品矩阵的打造,以生产力场景为主。


做产品,美图不虚,董事长吴欣鸿就是一线产品经理出身,目前的高管团队中也不乏顶级产品经理,要知道,除了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十余年不败的产品,还一度做出了“美拍”这样国内最早的短视频产品。可以说,美图有着国内一流的产品基因,能够精准洞察用户需求、挖掘垂直场景,再去搞研发、做产品。


此外,与市面上许多“闭门造车”的AI产品不同,美图有足够的案例能够看到用户的真实需求,保证了美图产品的准确度和贴合度。


美图公司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剑毅向媒体讲述过“开拍”这个产品诞生的过程,它就是从“美颜相机”里的提词器单点功能拆出来的。沿着KOL需要提词这个痛点,美图的产品经理们最终做出了“开拍”这个聚焦口播视频场景的APP。


在这种场景垂直聚焦、用户付费意愿明确的产品身上,AI技术落地的试错成本大大降低,随着AI驱动产品力不断提升,月活和订阅收入也快速增长。美图财报显示,目前“开拍”的用户累计创作内容数突破5000万。


2022年上线的美图设计室,是美图产品矩阵中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据美图内部人士表示,它最开始只是美图秀秀的一个海报功能,因为洞察到用户强烈的电商设计需求,快速独立为创新产品,通过AI商品图、AI模特、AI修图等功能,为电商商家解决物料拍摄和设计等问题,2023年已经收入过亿。从2024上半年的财报来看,美图设计室的业务依然快速增长,订阅用户数达96万,收入同比增长超152%,成长为国内AI设计工具赛道的头部产品。



“美图设计室”聚焦电商设计,有AI商拍、AI设计等功能 图源:公众号“美图公司”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美图的新品天然具备优势,以美图秀秀为首的海量用户入口,能帮助美图新品直接节省了一大笔营销获客成本。比如在“美图秀秀”APP里,除了自身功能的AI升级,还嵌入了WHEE文生图、美图设计室模块,可以精准地把垂直用户导流到独立应用。


优秀的产品基因、天然的流量入口、真实的用户需求、精准的赛道定位,让美图站在AI的风口,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掘金之路。


更重要的是,凭借“开着飞机换引擎”的思路,美图目前已经回到正轨,也就是聚焦影像和设计主业。2024年上半年,美图第一大收入来源“影像与设计产品”的收入已经接近总收入的60%。


抢跑成功,美图们的行业启示与挑战


AI驱动下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公司,美图并非个例。


目前也有更多深耕垂直领域的企业,结合自身赛道优势进行差异化的AI落地探索,成功赚到了AI风口的第一桶金。


比如今年4月登录港交所的“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语音交互软件、到AIoT时代的智能硬件、再到ToB的车载AI解决方案,直至AI风起、大模型落地,凭借AIGC的高毛利和AI企业解决方案的高营收也实现了盈利。


在互联网大厂和“大模型五虎”面前,美图、出门问问这些企业的存在感可能没有那么强,但它们利用深耕垂直赛道的优势,为大模型找到精准的落地场景和买单人群,反而实现了商业化的弯道超车。对当下的中国AI市场来说,这或许比技术的军备竞赛带来的信心更多一些。


必须要说的是,对垂直降落在应用层的美图们来说,赚到钱并不会让危机感减弱。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落地场景的持续挖掘,各个细分赛道都必然会迎来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众所周知,AI是个“烧钱”的产业,投入成本高、回本周期长,这类中等规模的公司,赚钱的能力和速度能否支撑起大模型高额的算力开支,就要先打一个问号。比如美图半年4.3亿元的研发投入,已经占到其收入的26%左右,未来既要持续“喂养”AI大模型又要不拖累盈利能力,势必需要抓住和寻找更多机会。与之伴随的,企业如何吸引和储备技术人才、不断提升研发能力,也是一道难题。


更直接的危机来自外部竞争,前有行业巨头拦路,后有新锐独角兽追赶,AI行业的弱肉强食是摆在桌面上的。拿美图所在的影像与设计领域来说,全球范围内有行业巨头Adobe和近年来崛起的Canva、Figma等在线设计产品,AI浪潮中又诞生了很多更垂直、更聚焦的创业公司,它们都可能给美图的某个垂直场景应用带来冲击。



美图影像与设计产品,垂直聚焦多个应用场景 图源:公众号“美图公司”


挑战是针对所有人的,在挑战面前,跑得快几步,总归是抢了先机。美图们的率先盈利,至少为行业的应用化、大众化、商业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对AI行业的同行来说,更有参考价值的或许是美图入局AI的定位,即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美图选择了不硬刚基础模型、不做军备竞赛,而是在垂直场景的应用上,去做打样和迭代。


对此,美图董事长吴欣鸿曾表示,美图在决定全力投入AI之前也做了很多思考,最终决定扬长避短,死磕深耕多年的图像和视频领域,并通过增长飞轮不断创造利润,然后通过利润再反哺技术研发。


“大模型呼唤应用的出现。”——这种期待的背后,是市场对新兴行业普遍的担忧。尤其是对AI这种必将经历漫长探索期的产业来说,未来可能是星辰大海,但道阻且长,脚下的路还需要一步步踏实、坚定走下去。如此,一些垂直应用的率先落地,不仅仅是给少数玩家带来短期红利,更为产业提供了信心和希望。


AI的应用之路已经开始,对抢跑成功的美图们来说,如何保持后半程的耐力,还需要时间检验。


文章来源“时氪分享”,作者“时氪分享



关键词: AI , AI美图 , AI公司 , AI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