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预测新SOTA!紫东太初&国家天文台联手攻克恒星耀发难题
天文预测新SOTA!紫东太初&国家天文台联手攻克恒星耀发难题还记得刘慈欣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中描绘的耀斑爆发吗?
还记得刘慈欣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中描绘的耀斑爆发吗?
18岁天才高中生,利用AI竟发现了上百万个隐藏天体,震惊全球。这篇独著论文已登上天文学顶刊,或将助力探索宇宙起源之谜。
一个年仅18岁的高中生,独立操刀人生首个科研项目,就作为唯一作者在天文学领域的顶刊发表论文,并且凭此夺得重要科学奖项。这不是励志故事中的文学情节,而是现实世界中的真人真事。
人工智能正在帮助人类深度认识月球。
我们知道,球状星团是一种受引力束缚,成员由几万颗到数百万颗恒星组成的古老星团,在外观上大多呈球形,但也有可能受其他天体系统的引力影响使得形状偏离球形。球状星团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星族合成路径等是当今天文学界的研究热点。
财联社消息,当地时间周二,谷歌DeepMind团队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称,该团队开发的GraphCast AI模型在“3至10天的中期气象预测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气象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和效率。
一种全新的全自动机器学习算法成功地探测、识别并分类了第一颗超新星--这是AI首次实现这一目标。这个名为“明亮瞬变调查机器人”(BTSbot)的程序据其开发人员称,可以极大地加速分析和分类超新星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银河系三维结构团组最近在wisemodel.cn社区开源的星语StarWhisper天文大模型,在甲骨易AI研究院与LanguageX AI Lab联合发布的CG-Eval上达到总排名第二,仅低于GPT-4。
2023 年世界太空周(World Space Week 2023)即将到来,在太空时代庆祝其 66 周年之际,太空网(Space.com)将关注人工智能(AI)的现状及其对天文学和太空探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