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力学100岁了:一场颠覆物理学的“速战速决”|Nature
量子力学100岁了:一场颠覆物理学的“速战速决”|Nature一个温知识: 联合国宣布,今年是“量子科学与技术之年”。 因为整100年前的1925年,正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发表一篇名为《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力学重新诠释》的论文为起点,量子力学的现代时代,齿轮开始转动。
一个温知识: 联合国宣布,今年是“量子科学与技术之年”。 因为整100年前的1925年,正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发表一篇名为《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力学重新诠释》的论文为起点,量子力学的现代时代,齿轮开始转动。
学生交完期末答卷,打工人写完年终总结,各自奔赴跨年现场,一年又过去了。这一年,AI改变了很多行业的生态,从业者的状态,尤其是在内容创作领域。世界开了巨大的AI“夸夸群”,称赞AI“伟力”的文案几乎成为互联网信息污染的一部分。
“高校发布AI禁令”成了热门话题,引发了教育界乃至社会的热烈讨论。当AI入侵互联网,我们该如何与AI共处?
2024 年,是 AI 领域让人兴奋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各大科技公司、机构发布了数不胜数的研究。
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刷信息流的时候注意到,蚂蚁集团今天发布了 2024 科技生态白皮书,展示了他们在论文、专利、开源、标准、产学研等几个方面的进展。
AI真是助力科研的神器,不光能用大模型提升写作效率,跟AI技术沾边的论文中顶刊的概率也会增加,升职速度也会提升;但对于科学界来说,大家都一股脑去研究AI,那些不能用AI的领域受到了冷落,最终导致整体科研多样性下降。
审稿人严重不足,审稿意见急剧下滑,CVPR官方坐不住了,不仅出台了七条新规,还再三强调,禁止审稿人用大模型生成/翻译评审结果。
今天,ICLR 2025的discussion phase的ddl已经截止。回看过去14天的讨论过程,可太精彩了!
刚刚,人工智能顶会 NeurIPS 公布了今年的最佳论文(包括 Best Paper 和 Best Paper Runner-up,大会注册者可以看到)。
LLM在推理时,竟是通过一种「程序性知识」,而非照搬答案?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证明:LLM的确具备某种推理能力。然而存在争议的是,这项研究只能提供证据,而非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