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17家公司激战消费级AI硬件市场,七成为中国公司
全球117家公司激战消费级AI硬件市场,七成为中国公司AI硬件能孕育出新的巨头吗2025年初,在AI大模型和AI应用热潮之后,消费级AI硬件也开始逐步受到市场和资本的关注,除了手机和PC外,AI也确实正在改变消费电子产品的外延和形态。截至目前,我们统计至少已有117家公司入局了AI硬件。这些硬件产品主要集中在眼镜、耳机、教育、陪伴、助理和健康六大领域,其中有超7成为中国公司,除中国之外,美、日、韩、印、以色列企业均有参与。
AI硬件能孕育出新的巨头吗2025年初,在AI大模型和AI应用热潮之后,消费级AI硬件也开始逐步受到市场和资本的关注,除了手机和PC外,AI也确实正在改变消费电子产品的外延和形态。截至目前,我们统计至少已有117家公司入局了AI硬件。这些硬件产品主要集中在眼镜、耳机、教育、陪伴、助理和健康六大领域,其中有超7成为中国公司,除中国之外,美、日、韩、印、以色列企业均有参与。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2024年中国AIGC应用发展年度大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12月,AI原生APP月度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2亿,同比增长232%,同时,用户粘性也持续增长,整体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33.0分钟,月人均使用次数也达到49.6次。
榜单标题:2024年12月全球AI应用流量榜单
在国内,Lovekey键盘、蜜小语、Love键盘均入围12月国内AI应用月活TOP20,年收入均在千万人民币以上,最高甚至能达到3100万。 去年10月,海外“僚机”RIZZ也宣布,月活用户数达到150万,ARR达到450万美金,约3280万人民币。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型基础模型(如GPT、BERT等)已经成为AI应用的核心基石。然而,这些动辄数十亿甚至数万亿参数的模型给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计算资源压力。传统的全参数微调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还面临着训练不稳定、容易过拟合等问题。
生产力引擎,AI搜索的底色 去年,投资人大量的钱涌向了AI应用。但也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这些AI应用到底怎么赚钱? 在这方面,很少有AI应用能给出有说服力的表现。而AI搜索无疑是个例外。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已经成为AI应用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当我们需要生成适应不同场景的情感文本时,传统的单一目标提示优化方法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谁能想到,AI和宗教这两个看似相反的世界,成了当下AI应用里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
三位00后创业者开发AI应用,取得显著成功。
刚刚过去的2024年,被称为中国AI应用落地的元年,形形色色的AI软件开始深入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年轻人与AI恋爱”、“AI会取代哪些职业”、“AI背后的商机”等讨论层出不穷,但在大众的固有认知中,熟悉AI、会使用AI的人,多是高学历、在一线城市生活工作的年轻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