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招“隐藏术”,PUA 了所有大模型
我用一招“隐藏术”,PUA 了所有大模型另一种类似但更高级的「PUA」大模型方法出现了,它可以写下让所有的浏览器和人眼都不可见,只有 AI 模型可以读取的指令。 这种手段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有了,分属于信息科学中的一个子类,这就是「隐写术」(Steganography)。
另一种类似但更高级的「PUA」大模型方法出现了,它可以写下让所有的浏览器和人眼都不可见,只有 AI 模型可以读取的指令。 这种手段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有了,分属于信息科学中的一个子类,这就是「隐写术」(Steganography)。
摩根大通(J.P. Morgan)在2024年9月发布“Investable AI Summary of J.P. Morgan research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s in 2024”关于人工智能(AI)2024年的研究和行业发展总结。
这篇文章是笔者之前AI手写连笔书法生成的一个工作,是联合中央美院几位非常知名的老师完成的。当时提出的思路相对简单,主要结构是基于对抗生成网络(GAN)。虽然方法在大模型横行今天可能已经不算太新颖,但近期一些基于diffusion的AIGC工作还是关注到了这篇文章,并产生了一些启发。笔者认为这些灵感仍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在这里做个分享。由于一些公式和指标不太友好,为了不影响阅读故省略。
Flux 带起又一波文生图模型的热潮,NightCafe 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三维数字人生成和编辑在数字孪生、元宇宙、游戏、全息通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传统三维数字人制作往往费时耗力,近年来研究者提出基于三维生成对抗网络(3D GAN)从 2D 图像中学习三维数字人,极大提高了数字人制作效率。
在生成式模型的迅速发展中,Image Tokenization 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例如Diffusion依赖的VAE或者是Transformer依赖的VQGAN。这些Tokenizers会将图像编码至一个更为紧凑的隐空间(latent space),使得生成高分辨率图像更有效率。
首个“脑PU”来了!由“16核”类人脑器官(human brain organoids)组成。
脑机接口(BCI)在科研和应用领域的进展在近期屡屡获得广泛的关注,大家通常都对脑机接口的应用前景有着广泛的畅享。
没想到,自 2012 年 AlexNet 开启的深度学习革命已经过去了 12 年。
我有一个朋友,中年被裁、股市爆仓、子女厌学……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地,每天除了钓鱼、打游戏,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积极思考新的创业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