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AI投入初现回报,谷歌全球调查:86%的企业实现6%的收入增长
GenAI投入初现回报,谷歌全球调查:86%的企业实现6%的收入增长根据Google Cloud最新调查结果,使用GenAI的86%的企业实现了6%的收入增长,但这份报告也同时提出,需要注意平衡员工的人工智能工作模式。
根据Google Cloud最新调查结果,使用GenAI的86%的企业实现了6%的收入增长,但这份报告也同时提出,需要注意平衡员工的人工智能工作模式。
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大语言模型已经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何学生们对AI的兴趣如此浓厚,背后的原因恐怕是这所大学的教授们。
预计在 2025 年能看到企业端 GenAI 的大规模放量
AI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如何影响了工作效率?微软发起一项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AI工具在工作场景中最大提效30%。
人工智能系统依靠充足、高质量的训练数据来获得高性能,但MIT等机构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曾经免费提供的数据在多个方面变得越来越难获取。
最近,刊登在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通过实验发现,GenAI的确可以激发文学创作过程的个人创意,但会加重集体写作的同质化程度,引发对集体创意多样性的担忧。这把「双刃剑」该如何使用?
谷歌研究人员对200篇关于生成式AI滥用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研究,发现生成式AI造成的虚假信息正在互联网上泛滥成灾。但最讽刺的是,谷歌正是这些虚假信息的重要制造商之一。
近日,《连线》杂志联合ProofNews联合发表一篇调查文章,指责苹果、Anthropic等科技巨头未经许可使用YouTube视频训练AI模型。但训练数据的使用边界究竟在哪里?创作者、大公司和开发者正在陷入知识产权的罗生门……
来自微软、MIT等机构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训练范式,攻破了大模型的推理缺陷。他们通过因果模型构建数据集,直接教模型学习公理,结果只有67M参数的微型Transformer竟能媲美GPT-4的推理能力。
面对GenAI的技术浪潮,很多人都会在不断迭代更新的技术中逐渐迷失。站在潮头的Sapphire、Emergence、Menlo等风投公司,又会如何看待这场AI变局的现状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