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的Manus,南京的HeyGem,为什么都选择“先出口,再内销”?
武汉的Manus,南京的HeyGem,为什么都选择“先出口,再内销”?无人在意的角落,又一款中国AI产品在海外默默“杀疯了”。
无人在意的角落,又一款中国AI产品在海外默默“杀疯了”。
Genspark 是啥?我们在去年 6 月就有过介绍,Genspark 是由前百度小度的 CEO 景鲲和 CTO 朱凯华创业做的 Agent 产品,去年刚开始的定位还是 Agent Search Engine,到了今天升级了不少。并且在今年三月,官宣拿到了一亿美金的 A 轮融资。
而据硅星人独家获得的消息:过去的两周 Manus 核心团队至少有两人在硅谷与风险投资机构密集接洽,硅谷头部的主流基金中至少有三家已对 Manus 团队表示了明确的投资意向,而 Manus 团队可能并不会接受其中的所有投资邀约。
Manus能撑起5亿美元估值吗?今年3月初,一款名为“Manus”的通用AI agent产品发布之后爆火。到了3月底,Manus的母公司Butterfly Effec被爆正寻求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将超过5亿美元。
CAMEL-AI 团队在 Manus 上线后 1 天内推出的 OWL 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项目实测成绩达到开源界 GAIA 性能天花板,达到了 58.18%,超越 Huggingface 提出的 Open Deep Research 55.15% 的表现。
“首个通用智能体”Manus背后公司被曝正在硅谷寻求融资——以5亿美元估值,折合人民币37.5亿元,而距离它横空出世也不过才三周时间。从官方消息看,这几天他们确实也在硅谷面对面开用户聚会,据说是场场满员的那种。
昨天我们介绍了什么是AI Agent,今天介绍一个开源的AI Agent框架,也是一号难求「Manus」的“平替”——OpenManus——曾经3小时完成Manus复刻的「神」
随着AI智能体的爆发,Browser Use异军突起,刚刚融资1700万美元。它能让AI智能体轻松地「读懂」网站并自动完成复杂任务,引领了一波AI应用热潮。
火热的智能体离杀手级爆款有多远?
Manus的火爆带热了多个技术概念,Computer Use Agent就是其中之一。但要探讨这种“电脑使用”智能体,还得从Claude 3.5 Sonnet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