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事件频发,如何教会大模型「迷途知返」而不是「将错就错」?
「越狱」事件频发,如何教会大模型「迷途知返」而不是「将错就错」?大型语言模型(LLM)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智能水平。因此,确保其安全性显得至关重要。已有研究提出了各种策略,以使 LLM 与人类伦理道德对齐。然而,当前的先进模型例如 GPT-4 和 LLaMA3-70b-Instruct 仍然容易受到越狱攻击,并被用于恶意用途。
大型语言模型(LLM)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智能水平。因此,确保其安全性显得至关重要。已有研究提出了各种策略,以使 LLM 与人类伦理道德对齐。然而,当前的先进模型例如 GPT-4 和 LLaMA3-70b-Instruct 仍然容易受到越狱攻击,并被用于恶意用途。
知识图谱作为结构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电商、决策推理等众多领域。然而,由于不同机构或方法构建的知识图谱存在表示方式、覆盖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如何有效地将不同的知识图谱进行融合,以获得更加全面、丰富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知识图谱覆盖度和准确率的重要问题,这就是知识图谱对齐(Knowledge Graph Alignment)任务所要解决的核心挑战。
华盛顿大学和Allen AI最近发表的论文提出了一种新颖有趣的数据合成方法。他们发现,充分利用LLM的自回归特性,可以引导模型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指令微调数据。
如何让大模型更好的遵从人类指令和意图?如何让大模型有更好的推理能力?如何让大模型避免幻觉?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让大模型真正广泛可用,甚至实现超级智能(Super Intelligence)最为关键的技术挑战。这些最困难的挑战也是吴翼团队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大模型对齐技术(Alignment)所要攻克的难题。
OpenAI超级对齐团队遗作:两个大模型博弈一番,输出更好懂了
让大小模型相互博弈,就能实现生成内容可读性的提升!
当我们不停在CoT等领域大下苦功、试图提升LLM推理准确性的同时,OpenAI的对齐团队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华点——除了准确性,生成答案的清晰度、可读性和可验证性也同样重要。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价值对齐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篇语言模型对齐研究的论文,由瑞士、英国、和法国的三所大学的博士生和 Google DeepMind 以及 Google Research 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
今天,OpenAI悄悄在博客上发布了一篇新论文——CriticGPT,而这也是前任超级对齐团队的「遗作」之一。CriticGPT同样基于GPT-4训练,但目的却是用来指正GPT-4的输出错误,实现「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