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态生成框架新SOTA:文本+空间+图像随意组合,20W+数据开源,复旦腾讯优图出品
多模态生成框架新SOTA:文本+空间+图像随意组合,20W+数据开源,复旦腾讯优图出品能处理任意条件组合的新生成框架来了!
能处理任意条件组合的新生成框架来了!
作为一家公司,我们专注于三件事:预训练、微调和对齐。我们使用自有数据集进行预训练,这一点非常关键,而很多公司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然后,我们用专家手工整理的数据进行微调。最有趣、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对齐,这与简单地寻找“当前最优解”是截然不同的。
北京大学团队继VARGPT实现视觉理解与生成任务统一之后,再度推出了VARGPT-v1.1版本。该版本进一步提升了视觉自回归模型的能力,不仅在在视觉理解方面有所加强,还在图像生成和编辑任务中达到新的性能高度
早在去年10月底IBM推出了PDL声明式提示编程语言,本篇是基于PDL的一种对Agent的自动优化方法,是工业界前沿的解决方案。当你在开发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gent产品时,是否曾经在提示模式选择和优化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在各种提示模式(Zero-Shot、CoT、ReAct、ReWOO等)中选择最佳方案,再逐字斟酌提示内容,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而且常常依赖经验和直觉而非数据驱动的决策。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s)的对齐研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挑战之一,而偏好数据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对齐的效果。无论是通过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还是基于「RL-Free」的各类直接偏好优化方法(例如 DPO),都离不开高质量偏好数据集的构建。
一切为了「多终端一致体验」和「用户数据闭环」。
虽然扩散模型在视频生成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但是视频扩散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推理步骤对高斯噪声进行去噪才能生成一个视频。这个过程既耗时又耗计算资源。例如,HunyuanVideo [1] 需要 3234 秒才能在单张 A100 上生成 5 秒、720×1280、24fps 的视频。
重视前沿技术敏感度,编程能力成硬通货
Figure公司通过强化学习,成功实现机器人的自然步态。利用高效物理模拟器,仅用几小时完成相当于多年训练的数据,训练出的策略无需额外调整即可「零样本」迁移至真实机器人。
随着 OpenAI o1 和 DeepSeek R1 的爆火,大语言模型(LLM)的推理能力增强和测试时扩展(TTS)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复杂推理问题中,如何精准评估模型每一步回答的质量,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过程奖励模型(PRM)虽能验证推理步骤,但受限于标量评分机制,难以捕捉深层逻辑错误,且其判别式建模方式限制了测试时的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