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成果登Nature正刊:90天,「AI科学家」完成3500次电化学测试
MIT成果登Nature正刊:90天,「AI科学家」完成3500次电化学测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展示了一种多模态机器人平台CRESt(Copilot for Real-world Experimental Scientists),通过将多模态模型(融合文本知识、化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信息)驱动的材料设计与高通量自动化实验相结合,大幅提升催化剂的研发速度和质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展示了一种多模态机器人平台CRESt(Copilot for Real-world Experimental Scientists),通过将多模态模型(融合文本知识、化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信息)驱动的材料设计与高通量自动化实验相结合,大幅提升催化剂的研发速度和质量。
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究预示着人类距离能够自主学习的AI又迈出了关键一步。该研究推出了一种全新的自适应大模型框架「SEAL」,让模型从「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进化者」。
当地时间 10 月 15 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垂直氮化镓芯片衍生公司 Vertical Semiconductor 获得 1,1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校友、前英国驻华大使馆气候变化与环境事务副主任 Cynthia Liao 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近日,为了加速多元素催化剂的发现与优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了一个多模态机器人平台——CRESt(Copilot for Real-world Experimental Scientists)。该平台能够结合自动化设备、大规模模型和实验室监测,在实验设计中融入人类经验、文献知识和显微结构信息,从而加速多元素催化剂的发现和优化加速发展。
终于有科学家对“AI伴侣”这事儿展开正经研究了!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Reddit子版块r/MyBoyfriendIsAI上的帖子,完整揭露了人们寻找“AI男友”的动机、具体相处过程等问题,并得出了一系列有趣发现: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NANDA 计划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企业开展的生成式 AI 试点项目失败率高达 95%。但最先进的企业并未完全放弃这项技术,而是开始尝试能够持续学习并接受监督的自主 AI 系统。
就在刚刚,也许是目前最强的开源蛋白质结合剂AI设计工具,登上Nature。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One-shot design of functional protein binders with BindCraft的论文。
这份来自麻省理工的2025年商业AI现状的研究报告最近在网上炸锅了,该报告称 95% 的人工智能试点都失败了,这吓坏了美国股市的投资者。报告提到大多数公司都陷入了困境,因为 95% 的 GenAI 试点项目都没有产生任何投资回报率,而只有 5% 的公司通过使用可学习、可融入实际工作流程并随着使用而改进的系统获得了成功。
就连医生也未必能区分AI给出的建议与自己的建议 美国正面临医生短缺危机。在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0月刊中,哈佛医学院教授Isaac Kohane提到,马萨诸塞州是美国人均医生数量最多的州,但该州多家大型医院已拒绝接收新患者。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也推出了一个AI学习平台。这个名叫MIT Learn的平台提供超过12700个学习资源,其中大部分是免费的。这个名叫MIT Learn的平台提供超过12700个学习资源,其中大部分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