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一直以来都是形容很多单位里面最能驾驭文字的人,多半是单位的稀有人才,也是很吃得开的人。从前,要想成为一个单位的笔杆子,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字驾驭能力,还要有较强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但是现在,AI大语言模型横空出世,大家随便提几个问题,AI就可以给你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看起来逻辑严密,头头是道,似乎一时间,人人都是笔杆子,人都皆可为作家,曾经的专业笔杆子位置似乎岌岌可危。
可真是这样吗?以后我们还需要专职写文字的人吗?文字能力是不是一夜之间“技术平权”,成为AI最先冲击的岗位,从此以后变得廉价了呢?
还是先说结论:如果你只是一个组合文字符号的人,估计这次一定完蛋了,我们把这种人叫做“文字匠人”。但是真正的文案背后,是思维能力的比拼,文从字顺的组合能力从来都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是表达其思维能力的表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AI不仅不能取代这种真正的文案,反而会极度强化这群人的能力。
所以,综上所述,从前笔杆子的两种能力,文字驾驭能力估计会被AI冲击和取代,但是背后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会在AI的加持下飞速进步。
接下来,我们用“专职文案”指代那种只能组合文字符号的“文字工匠”,用“真正文案”指代背后用思维力的认知能力的文字工作者,详细分析一下AI时代,每个单位中的文案岗位会如何发展以及分化。如果你正在从事专业文字工作,本文将是很好的职业变迁指导文章。
我们先看看“专职文案”的特点:他们擅长模仿,擅长套用模板,能够按照上级要求把素材拼凑成通顺的文章。论文代写、软文代发、公众号代运营,这些都是典型的文字匠人工作。他们的价值在于快速出活儿,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完成标准化的文字输出,属于符号组合层面。
问题来了:这不就是AI的强项吗?
AI恰恰在这种模式化的文字组合方面表现出色。给它一堆素材,它能迅速整合;给它一个风格,它能立刻模仿;给它一个模板,它能完美套用。更可怕的是,它不会情绪化,更不会拖稿。这种情况下,那些只靠排列组合文字为生的“专职文案”,确实面临着被全面取代的风险。
从前需要专人负责的宣传材料、产品介绍、日常通知、简单报道,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会用AI的实习生就能完成。当一个行业的入门门槛几乎为零,那么这个行业的基础岗位就会很快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必然趋势。
那么,刚才定义的“真正的文案”是什么样的?
我们认为其核心在于思维能力、认知深度和情绪共鸣能力。这不仅仅是在组织文字符号,更是在提出概念、引导认知、塑造观念。这种能力是AI目前无法企及的。当然,对这样的“真正文案”要求也是极高的。
在企业中,“真正的文案”不会仅仅满足于将上级的想法写成文章,而是能够通过深度思考,提出独特的品牌定位、营销策略或传播方向。他们不是执行者,而是策划者,价值不在于输出多少字,而在于能够影响多少人的思考方式,或者是某种创意、策略的提出者,比的是思维力。
当然,这类人才必定会非常稀缺,在原来的文字工作者中占比不会太高。但AI大语言模型的出现,恰恰能解放他们处理基础文字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创意或策略。这种升级其实不是没有,比如从前的笔杆子要自己手抄稿件,后来有了电脑和打印机,他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构思上一样,只是这一次的升级幅度更大一些。
未来,文案岗位很可能会经历一次大规模的分化与重组。
在短期内,文案能力会同时经历普遍提升和稀缺升级这个看似矛盾的过程。
普遍提升是指,借助AI工具,几乎人人都能产出及格的文案作品。这会让基础文案能力变得不再稀缺,就像人人都能用计算器算数一样。
稀缺升级是指,当基础文案能力不再是壁垒,真正的区分点会转向更高层次的能力:独特的思考视角、跨领域的知识融合、深刻的人性洞察、精准的情感把握。这些能力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贵。
对于那些处于"平庸线"附近的文案工作者,未来可能面临艰难的抉择。
向上突破意味着需要培养真正的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这需要跨学科学习、大量阅读、深度思考和不断实践。这条路径竞争激烈且没有捷径。
横向转型意味着需要将文字能力与其他专业领域结合,比如成为特定行业的内容专家,或者转向需要人际交往的岗位如客户服务、社区运营等。
降维就业则意味着接受薪资和地位的下降,可能沦为AI工具的操作员,这无疑是最糟糕的结果。
面对这样的转变,我们的教育体系需要反思:我们培养的是能独立思考的创造者,还是只会套用模板的执行者?
中国的文科教育长期以来侧重于技巧训练而轻视思维培养,这导致大量毕业生只具备基础的文字组织能力,而缺乏深度思考和创意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在AI时代将面临严峻挑战。
真正的文案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些能力才是AI难以替代的。
“专职文案”这个工业时代的产物正在走向消亡,但文案能力的价值却在提升,
AI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创造力?什么是不可替代的人类价值?
在这个符号的海洋中,那些只会排列组合文字的人将被淘汰,而那些能够创造思想的人将获得更广阔的舞台。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文案工作者,现在正是重新定位自己的时候。“究竟是文字的搬运工,还是提出观念的思想者?”
文章来自于“CMAI-Hub”,作者“胡栢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