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终于落地!
如果说,此前的「裁员危机」还停留在云BU员工间的口口相传,那么昨天内部的一纸发文则让很多人的焦虑彻底落地,砸出了声响。
传闻已久的“组织优化”,在昨天被正式引爆。
当云计算业务面临“冰火两重天”格局,传统云业务增长失速、AI业务狂飙突进,华为云用一场剧烈的“内部手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其中,备受瞩目的盘古大模型相关业务部门赫然出现在了首批被撤销整合的名单上。
8月23日,据“拟合论见”经多方消息确认,华为旗下的云计算业务已启动一场大规模组织优化调整,或波及上千人。
前一日,华为已发出内部正式通知,宣布对云BU下层组织进行大范围撤销与合并,重点围绕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及研发部等核心团队,涉及数十个下层部门与组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云EI(企业智能)产品线下的盘古大模型相关部门被明确撤销。 这是自今年7月初,盘古大模型深陷“套壳”风波及前员工爆料研发管理混乱后(可见华为盘古何以铸错详述),华为内部首次对该业务做出“收缩”的实质性决定。
这一突发调整迅速在内外部引发震动。
目前,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搜索“华为云”,满屏是其他业务线HR或负责人的“捞人贴”,希望能提前锁定优秀员工。
大量华为云员工也正积极寻求内部转岗机会,期望能在最终的优化决议到来前,转至其他BG。
“如果转岗不成功,留给我们的选择,恐怕就只有离职了”,一名华为云员工坦言。
换句话说,这无异于一次针对整个云BU的“变相裁员”和组织重塑。
而率先拿研发、产品等核心部门开刀,清晰地表明了这并非一次短期收缩,而是对于某些非核心及周边业务的“战略性放弃”。
其本质,是以牺牲业务布局的广度为代价,换取在昇腾计算业务、AI平台等单一核心赛道上压倒性的资源优势。
在AI重塑行业、传统云业务增长乏力的“冰火两重天”格局下,华为云正被迫从“广撒网”的探索模式,转向“All-in”式的聚焦突破。
本次大规模调整并非毫无征兆,而是此前一系列收缩动作的延续和激化。
自今年6月以来,华为云官网已陆续发布近二十款服务与产品的下线或即将停售通知,其中不乏企业邮箱、域名注册、云监控等基础企业服务,提前为业务“瘦身”。
今年第二季度,华为云已完成中国区的市场调整,将资源向华东、华南等重点区域集中,并全力深耕金融等头部客户,伴随调整的还有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及副总裁、华为云CMO、AI解决方案部部长等多维高层的调任。
据相关人士分析,所有这些动作收缩,都指向一个最终目标——开源节流。面对日益严峻的盈利压力和放缓的收入增速,华为云必须尽快为业务亏损画上句号。
回看4个月前,华为云CEO张平安绘下的AI战略蓝图。他为AI时代云业务许下“三个坚定”的承诺:坚定打造昇腾AI算力底座、坚定以盘古大模型为引擎重塑千行万业、坚定推进生态建设。
同时,华为云还布了AI基础设施架构领域的突破性新进展——基于新型高速总线架构的昇腾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集群,并宣布已在芜湖数据中心规模上线。
某种程度而言,本次调整,正是为了让这一战略蓝图更好地与集团核心的计算业务,尤其是昇腾AI算力,形成“协同效应”。
据悉,此轮“优化整合”或将持续推进。
笔者分析,驱动华为云此次大规模调整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从内部看,是主动的战略收缩与聚焦;从外部看,则是被动的适应行业变局。
首先,在集团的整盘业务中,云服务并非绝对核心,其AI战略也并非孤立存在,它必须与华为“硬件+软件”的整体优势紧密绑定,
过去那种“广撒网”的扩张模式已难以为继。任何无法与昇腾算力底座强耦合、或在行业解决方案上盈利模式不清的盘古大模型探索性项目,都会被视为消耗集团整体优势的“负协同”业务。
当下必须收缩战线,将资源all in到金融、政务等优势领域和政企客户群上,并与计算高增长主业强化协同。
其次,以智能体(Agentic AI)为代表的AI技术正带来岗位替代效应,基础运维等岗位的需求下降,也为组织优化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2025年的中国云计算市场,正上演着一场剧烈的“冰火两重天”。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清晰地揭示了这一市场分化格局:
一边是运营商云集体“刹车”。
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的营收增速集体放缓,增幅均未超过2%,其中中国移动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三家厂商的云业务增长更是普遍乏力。
三大运营商云业务集体“刹车” 来源:114通信网
其背后主因在于,作为增长引擎的政企客户,因客户数字化转型预算收缩、项目周期拉长而显露疲态。
另一面,互联网巨头则依靠AI重回高速增长。
阿里云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实现18%的同比增长,创三年来最快增速,其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腾讯云虽未单独披露收入,但其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在第二季度实现了10%的同比增长,同样反映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蓝皮书(2025年)》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注脚:智能算力服务和AI智能体已成为拉动IaaS和SaaS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当市场的主流需求从“上云”转向“上AI”,任何玩家都无法忽视这场深刻的行业变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云此次的组织“阵痛”,便是一次必然的战略抉择。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砍掉协同效应弱、资源消耗大的外围研发,将所有力量都集中到能最大化“昇腾AI+盘古”组合优势的核心场景上。这不仅是一次业务聚焦,更是其在2025年必须完成的商业闭环验证。
对于执掌者张平安而言,今年是其关键的业绩考核年,盈利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
尤其是在“昇腾AI”的势能已经拉满的情况下,华为云的任务已经从“展示技术潜力”全面转向“证明商业模式”——即向集团证明,其具备将AI热潮高效变现、为公司“多打粮食”的核心能力。
当行业从“资源普惠”走向“AI精耕”,能否抓住AI带来的这场结构性机遇,将最终决定所有玩家在云计算下半场竞争中的座次与命运。
[1]https://www.c114.com.cn/4app/3542/a1295152.html
[2]https://mp.weixin.qq.com/s/YEEfN1yPHxMnk094cL1TVg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 拟合论见 ”,作者 四月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