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编程十字路口:为什么说 Copilot 模式是创业陷阱?
AI 编程十字路口:为什么说 Copilot 模式是创业陷阱?当整个人工智能行业都在为「如何给程序员打造更快的马」而疯狂投入时,一支特立独行的团队选择「直接去造汽车」。
当整个人工智能行业都在为「如何给程序员打造更快的马」而疯狂投入时,一支特立独行的团队选择「直接去造汽车」。
聚光灯下,思想的交锋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在前几日刚刚落幕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5)期间,在华为云AI创业生态高峰论坛活动上,一场围绕“AI 2.0时代的创业:技术愿景与商业实践的平衡”展开的深度辩论,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目光,也精准切中了当下AI创业浪潮中的核心脉搏。
Agent 成为新一轮创新叙事的中心坐标。在技术边界不断推进的同时,一个显著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AI 创业从「拼技术」进入到「拼交付」时代。
在 AI 成为全球共识之前,他已经坚定押注;在众人质疑深度学习时,他默默下注;在通用智能仍属“天方夜谭”的年代,他成为 OpenAI 最早的支持者之一。
AI创业最大红利源于AI公司暴涨,它们成为彼此主要客户(占90%增量)。B端公司因创业者对AI付费意愿高,易通过“首个垂直定位+高调视频宣发”获启动流量
2025 年多模态技术快速发展,中国创业团队在内容生成领域正在形成领先优势。
本文根据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张鹏在 Founder Park AGI Playground 2025 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YC强调AI创业应从个人独特经验和真实痛点出发,而非追逐热点。灵感可来自向内挖掘专业或向外进入新领域观察如医疗计费;真实案例如Wholesail展示现场体验价值。核心是用AI解决实际需求,从一线工作和日常烦恼开始。
上世纪 90 年代末,我还是伯克利的一名学生,目睹了当年互联网诞生期的繁荣如同一场狂热的梦一样展开。
当算力成本飙升、监管收紧,下半年是OpenAI、Anthropic这类巨头继续领跑。还是医疗、法律等垂直领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