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岁创业,22岁做成百亿独角兽!3位高中同学帮大厂训AI年入1亿美金
16岁创业,22岁做成百亿独角兽!3位高中同学帮大厂训AI年入1亿美金Meta豪掷143亿收购Scale AI,意外成就了3名22岁青年的创业神话!他们靠着为OpenAI等顶级AI实验室输送模型专家训练师,干出百亿独角兽Mercor,年入1亿美金。目前,Mercor在《福布斯》Cloud 100 榜单中排名第89位。
Meta豪掷143亿收购Scale AI,意外成就了3名22岁青年的创业神话!他们靠着为OpenAI等顶级AI实验室输送模型专家训练师,干出百亿独角兽Mercor,年入1亿美金。目前,Mercor在《福布斯》Cloud 100 榜单中排名第89位。
一个月前在德国被50多家投资人拒绝的AI创业公司,搬到硅谷后却能在一周内完成470万美元的融资,而且投资人几乎全部说"yes"。这不是什么励志鸡汤故事,而是Leaping AI创始人Kevin Wu的真实经历。
据申妈朋友圈报道,字节Seed大模型视觉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冯佳时已正式离职。根据其在字节的职级体系判断,他的级别应在4-1或4-2之间,属于公司最为稀缺的核心研究序列。冯佳时后续去向或是AI创业。
AI一日,人间一年。 大语言模型的战局刚刚尘埃落定,Agent的热潮又汹涌而至。
AI当然像改变所有行业一样在改变游戏行业。 从2023下半年开始,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游戏大厂高管离职投身AI创业的消息。
AI 创业是一门生意。 在 day one 就要思考如何实现盈利、如何控制成本、支出的问题,尤其是小团队创业。 独立开发者 Arvid Kahl 是个「精打细算」创业的范例。
00后AI创业潮来袭!华人女生MIT辍学创业,拿下融资2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5亿元)。 公司直接剑指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界的Copilot。
今年初,Binson(刘斌新)收获了一个新的称号:从ICU走出来的第一位AI创业者。
从 AI 教育、AI 游戏,到具身智能、AI玩具,甚至是生命科学等行业,各行各业都在寻求 AI 工具落地的可能性。
2024年,AI创业的叙事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如果说2023年是“百模大战”的技术奇观与资本狂欢,那么今年,当市场的喧嚣逐渐沉淀,聚光灯则明确地打向了产业落地的主战场。一批真正意义上的“AI原生”新势力正在快速崛起,它们不再是传统业务的AI改良派,而是将大模型作为数字世界的地基,直接构建商业大厦的“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