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 审稿人告急!学术期刊出奇招:250美元评审一篇论文?
Nature | 审稿人告急!学术期刊出奇招:250美元评审一篇论文?两家期刊实验表明,250美元报酬,能加快评审速度而不降低质量。但专家警告,现金激励可能悄然改变科研生态,这将为学术评审带来新生,还是埋下隐患?
两家期刊实验表明,250美元报酬,能加快评审速度而不降低质量。但专家警告,现金激励可能悄然改变科研生态,这将为学术评审带来新生,还是埋下隐患?
AI写的论文已经在ICLR的研讨会上通过了同行评审,还是一口气中就中了两篇。
当知识生产开始麦当劳化
谷歌Gemini 2.0不仅能深度剖析学术论文,还能预测职业轨迹?Jeff Dean和Yi Tay等AI大佬亲测,其精准的论文评价和职业规划预测令人惊叹。Gemini究竟是巧合还是AI进化的又一力证?它将如何改变学术研究的未来?
2024年12月4日,两位共同组织了“2024BRAIN NeuroAI Workshop”研讨会,探讨了NeuroAI如何整合到BRAIN计划中并帮助理解和治愈人类脑疾病。请问是什么契机促使两位聚集一起开展NeuroAI这项研究的?
导师认为,他无需使用AI也能通过考试。
虽然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其在多语言场景下仍具有局限性,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Nature子刊近日发布了一项研究,针对学术写作中大模型的使用。他们发现,那些了解LLM以及大模型相关技术的受访者有更多的发表文章数量。
2024年11月15日,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系的Jieyu Zheng和Markus Meister发表了一篇震撼学界的论文《The Unbearable Slowness of Being: Why do we live at 10 bit/s?》[1]。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人类大脑每秒仅能处理大约10比特信息。
发表于昨天的论文《Agent Laboratory: Using LLM Agents as Research Assistants》对于科研界具有划时代意义,过去几周才能完成的科研任务现在仅需20分钟到一两个小时左右(不同LLM),花费2-13个美金的Token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