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高采烈下载了满屏AI助手,我尝鲜了一下就没再打开
兴高采烈下载了满屏AI助手,我尝鲜了一下就没再打开大模型开始“普世化”了,不必理解技术,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用得不亦乐乎。
大模型开始“普世化”了,不必理解技术,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用得不亦乐乎。
字节的豆包,悄悄成了国内用户最多的原生 AI 应用。
我是万万没想到,现在的AI内容生态,居然也活成了一种“赛博投喂”的无限循环。
腾讯终于也发布了to C的AI大模型APP——元宝,至此国内的四家大厂的AI大模型APP总算是集齐了。
腾讯大模型“憋了一年”,终于开始放大招了。
国内的AI厂商活得不大好……
字节大模型团队,终于曝光! 这不是,字节刚刚启动大模型校招计划,招揽人才嘛—— 计划取名Top Seed,薪资TOP级别、算力数据管够,但仅面向应届博士生;前沿课题覆盖大模型、图像&视频生成、机器学习算法和系统以及音频生成和理解等方向。 另外还有一帮顶尖的技术导师团带队……等等,这不就是字节豆包大模型的背后团队吗?
字节豆包低价首秀,让互联网大厂纷纷掀翻大模型地板价。
羊毛出在猪身上? 无论是业务关联性还是定价策略,国内AI大模型市场“会不会像云计算一样,价格战也打了,最后却一地鸡毛”成为新的顾虑和讨论点。
不创新,死路一条 字节跳动,已无法再低调。 • 外媒报道,字节跳动2023年营收1100亿美元,可能超过腾讯、逼近Meta; • TikTok在美国渡劫,作为增长引擎的海外业务遭遇不确定性; • 字节跳动在AI竞赛上显得“迟钝”,公司内部“到2023年才开始讨论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