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IDC《中国AI翻译技术评估》报告:大模型带来“技术平权”,新的分水岭在哪?
解读IDC《中国AI翻译技术评估》报告:大模型带来“技术平权”,新的分水岭在哪?2025 年 10 月,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发布了《中国 AI 翻译技术评估》报告。这份以“大模型驱动 AI 翻译能力全面换新”为主题的报告指出,大模型技术的全面渗透正在深刻重塑 AI 翻译市场。
2025 年 10 月,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发布了《中国 AI 翻译技术评估》报告。这份以“大模型驱动 AI 翻译能力全面换新”为主题的报告指出,大模型技术的全面渗透正在深刻重塑 AI 翻译市场。
从谷歌翻译到 ChatGPT,AI 系统通过抓取互联网上的海量文本来学习“说”一门新语言。对于那些使用者较少的语言来说,维基百科有时是其最大的在线语言数据库。因此,这些页面上的任何语法或其他错误,都可能污染 AI 赖以学习的“水源”。这会导致模型在翻译这些语言时尤其容易出错,
上海连线迪拜,对话竟丝滑完成!就在刚刚,一款全新AI翻译耳机创造了这个奇迹,精准互译的同时,响应延迟低至两秒。背后的这家公司,又一次用硬核科技让世界惊叹。
在大模型的竞赛中,参数规模往往被视为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但近期,Liquid AI 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案例:一个仅有 3.5 亿参数的模型,经过微调后,竟能在中短上下文的实时日语英语翻译任务上,与 GPT-4o 竞争。
翻译耳机这个新赛道,当巨头还在做「功能」,这家公司已在定义「体验」。
腾讯混元,刚刚又拿下一个国际冠军—— Hunyuan-MT-7B,以7B总参数量获得国际翻译比赛冠军。该模型支持33个语种、5种民汉语言/方言互译,是一个能力全面的轻量级翻译模型。
一家名为Palabra AI 的初创公司正在开发 AI 语音翻译引擎,致力于解决教学大型语言模型(LLMs)理解多种语言这一颇具挑战性的难题。
日前有网友发现沉浸式翻译扩展程序的部分用户数据暴露在互联网上,这些数据包含部分敏感内容例如加密货币钱包私钥甚至是企业 / 机构的商业合同等。严格来说此次问题并非安全漏洞而是沉浸式翻译提供的功能存在缺陷,即没有对快照链接进行保护导致搜索引擎爬虫可以直接抓取内容并将其放置互联网上公开索引。
Qwen最近属实声势不小,开源方面刚靠Qwen3-Coder炸场,在翻译领域也卷出花
WAIC 2025大会上,一套国产AI同传系统技惊四座。从AI教父Hinton金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