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phaGo作者领衔,8个机械臂协同干活0碰撞,DeepMind新作登Science子刊
AlphaGo作者领衔,8个机械臂协同干活0碰撞,DeepMind新作登Science子刊一群机械臂手忙脚乱地自己干活,彼此配合、互不碰撞。
一群机械臂手忙脚乱地自己干活,彼此配合、互不碰撞。
近日,AI制药企业Treeline Biosciences宣布将进行首批三个管线的临床试验并获得2亿美元的额外资金。 至此,这家神秘而低调的企业已经融了11亿美元。
OpenAI近期动作频频。首先斥巨资收购实验平台Statsig,并任命创始人Vijaye Raji为应用部门新CTO。同时还启动了「OpenAI for Science」项目,致力于打造AI驱动的科学发现平台,以加速基础科学突破。
AI写论文早就不稀奇了,可如今,它甚至能提出实验方案,设计出能被验证的分子。今年10月,AI将更进一步,走上学术舞台。在一场名为Agents4Science的会议上,它不仅要当第一作者、评审,还要亲自上台报告。这不只是一次会议,更像是一场公开的实验。
OpenAI与Retro Biosciences合作,借助定制模型GPT-4b micro成功设计出优化版「山中因子」,大幅提升了成体细胞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的效率。这一成果不仅改进了细胞工程,更展示了AI赋能生命科学研究的全新范式,加速科研进入全新时代。
有史规模最大的开源科学推理后训练数据集来了! 上海创智学院、上海交通大学(GAIR Lab)发布MegaScience。该数据集包含约125万条问答对及其参考答案,广泛覆盖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医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为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科学推理能力训练与评估提供坚实的数据。
Science重磅揭露科研圈两大乱象:一是「论文工厂」已形成庞大产业链,部分编辑、作者、中介相互勾结;二是ChatGPT悄然渗入科研写作,22%计算机论文含AI痕迹。系统性造假与技术滥用,正重塑学术界根基。
AI科学发现公司Autopoiesis Sciences宣布,其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Aristotle X1 Verify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性能超越了所有主流AI模型。据悉,Aristotle X1 Verify在推理基准测试GPQA Diamond中达到了92.4%的准确率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可谓热闹非凡,据说有的展台甚至一度拥挤到工作人员都难以进入。 在出圈的众多机器人和终端产品之外,另一个领域也值得我们关注: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AI4S)。
微软「AI for Science」团队推出BioEmu,将蛋白质研究速度提升10万倍!从结构到功能,从折叠到突变,这个开源神器正改变药物研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