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aMA 2端到端推理打通!来自中国团队
LLaMA 2端到端推理打通!来自中国团队Buddy Compiler 端到端 LLaMA2-7B 推理示例已经合并到 buddy-mlir仓库[1]主线。我们在 Buddy Compiler 的前端部分实现了面向 TorchDynamo 的第三方编译器,从而结合了 MLIR 和 PyTorch 的编译生态。
Buddy Compiler 端到端 LLaMA2-7B 推理示例已经合并到 buddy-mlir仓库[1]主线。我们在 Buddy Compiler 的前端部分实现了面向 TorchDynamo 的第三方编译器,从而结合了 MLIR 和 PyTorch 的编译生态。
针对近日零一万物被质疑完全使用 LLaMA 架构,只对两个张量(Tensor)名称做修改,李开复在朋友圈进行了回应。
RLHF今年虽然爆火,但实打实用到的模型并不多,现在还出现了替代方案,有望从开源界“出圈”;大模型透明度越来越低,透明度最高的是Llama 2,但得分也仅有54;
大模型代码生成能力如何,还得看你的「需求表达」好不好。从通过HumEval中67%测试的GPT-4,到近来各种开源大模型,比如CodeLlama,有望成为码农编码利器。
一场围绕大模型自研和创新的讨论,这两天在技术圈里炸了锅。起初,前阿里技术VP贾扬清,盆友圈爆料吐槽:有大厂新模型就是LLaMA架构,但为了表示不同,通过改变开源代码名字、替换几个变量名……
刚刚,英伟达发布了目前世界最强的AI芯片H200,性能较H100提升了60%到90%,还能和H100兼容。算力荒下,大科技公司们又要开始疯狂囤货了。
最近微软一项研究让Llama 2选择性失忆了,把哈利波特忘得一干二净。 现在问模型“哈利波特是谁?”,它的回答是这样婶儿的: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SF10组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合作,将AI大模型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将数万个化学合成路径数据投喂给大语言模型LLAMA2-7b,从而获得了MatChat模型
「AI灭绝人类」的全球讨论继续升级,Sam Altman在剑桥活动现场被抗议者当面抵制!而LeCun、吴恩达的「开源派」和Bengio、马库斯的 「毁灭派」,也纷纷甩出言辞恳切的联名信,继续征集签名中。
近日,“机器翻译峰会MTS2023”在中国澳门圆满落幕。在会上举办的第一届古汉语机器翻译竞赛(EvaHan2023)中,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的金连文教授团队提出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方案在比赛中较大优势获得冠军。